文章摘要:"服务本科教育"的重要性在任何时期都是不容否认的。为了顺应高校继续加强本科教育投入的迫切需求,高校图书馆已经意识到服务本科教育和加强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当前,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的内容已不再仅仅是边界清晰的,如何把握图书馆多元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把握的方法、关键点和创新?图书馆多元服务本科教育的实践思路、操作方式是什么?图书馆服务本科教育多元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的内容维度和成效?如何理解实现图书馆作为大学公共服务体系中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内容建设者和服务提供者?这些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与回答对于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重新建构意义重大,同时对于厘清与把握工作实践中的图书馆服务本科教育多元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的难点与关键至关重要。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就图书馆多元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进行研究。结合思辨性宏观描述和行动研究法,构建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实践工作模型;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鉴于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过程,在规范分析构建目标、内容的基础上,对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多元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实施思路、操作方式进行了揭示和分析,并探索了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实践工作实效。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多元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及成果揭示,以期为最大限度保障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既有传统的服务工作又有创新的服务实践工作实施提供参考。通过以多元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和实践;图书馆服务本科多元信息素养教育体系需把握重关键点和创新。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在多年实践中立足服务本科教育,多元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在实践中形成有以下实践思路和操作方式。第一,以"高校图书馆是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平台,不断推进多层次一体化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为建设思路;第二,积极尝试开展本科课堂的嵌入式服务,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第三,将新生入学教育纳入学校新生教育体系并建立与二级学院的长效联络机制。2014-2020年"优秀新人养成计划"新生入馆教育共计约30场次,培训新生约8594人。2014-2020年共计举办系列阅读推广和数据库培训75场;第四,定期组织开展"书海泛舟名师讲堂"系列活动,邀请本校教师现身说法;第五,加强精品课程资源、就业培训信息网(含题库)、考研等信息资源建设,并注重使用率;第六,通过系列阅读推广和数据库培训工作,将信息素养教育贯穿全年;第七,充分挖掘馆藏信息资源,构建了天津体育学院本科教学特色数据库。如"天津特色体育文化数据库"、"天津体育学院本科教学用书数据库"和"天津体育学院本科学位论文数据库",为大学生获取教学特色信息资源、使用、利用相关电子资源提供有力的文献支撑和获取平台;第八,利用网上信息和微信平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和服务,实现技术创新。2014年-2020年图书馆微信平台发布量合计为734篇,关注图书馆微信公众账号人数达3958人;2014年-2020年图书馆网络通知公告等发布量合计为615篇;第九,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信息素养教育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2014-2020连续六年参加天津市举办的学生校园"悦读之星"评选活动并获奖;第十,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发挥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作用,提高读者能动性,支持与图书馆有关的学生社团和志愿者(目前有130人)的活动;第十一,打造专业积极上进,爱岗敬业的信息素养教育团队。2016年我馆荣获华北地区高校2012—2016年度先进集体称号,获"全国体育院校图书馆先进集体"称号。2020年,积极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结合业务特点,积极落实,迅速应对,荣获"天津体育学院疫情防控先进集体"。面对高等教育对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对大学生多元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的重新考量作为基础性的战略命题。高校图书馆发展定位有必要回到本科教育的价值逻辑原点,通过目标构建,把握图书馆服务本科多元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方法、关键点和创新点;通过内容构建,明确图书馆多元服务本科教育的实践思路和操作方式;通过效果构建把握图书馆服务本科多元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成果转化,即科研成果转化教学内容、科研成果转化教材、科研促进了信息素养教育方法的改革和形式的创新。今后在继承以往服务本科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取得的一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的渗透力、覆盖面和有效性,推动信息素养教育工作不断深化。突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注重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力求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式的科学性、增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参与的实践性、围绕阅读推广活动积极普及信息素养教育。
文章来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cdtyxyxbzz.cn/qikandaodu/2022/0502/770.html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投稿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版面费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