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象爆发早有端倪
“运动成绩跟项目普及是相呼应的关系,榜样的力量会带动更多人去参与,更多孩子去参与,才能发现更多人才。”动情回忆,谢军依然记得,在当老师之后,自己还会碰到有家长慕名而来,说是就是因为自己当年的夺冠,才让他们知道了国际象棋,进而让孩子去学习国际象棋。
在13位副主席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代表中国参加竞选的谢军是得票第一当选国际棋联副主席。
“中国国际象棋一直有个‘四步走'计划,女子个人、女子团体、男子团体、男子个人都要去冲击世界冠军,现在就差最后这一步了。”身为“四步走”的第一步,谢军笑言,这最后一步已无限接近,“最后一层窗户纸一定会捅破,而且越早越好。”
工作的角色不一样,表现形式不一样。不变的,是曾经当棋手的经历对自己行为习惯的塑造。谢军感慨国际象棋在自己生命中痕迹太重了,就好像言谈间,每每说起挑战说起对垒,她总习惯用“棋局博弈”来类比。而更多的阅历,让如今的她更能跳脱出棋盘,去看到更多项目的发展与变化。
图说:谢军
从棋手到教授,如今再次回归棋坛。很多人都觉得,谢军的人生又迎来新转折。但她却说,“国际象棋是刻在我骨血里的。”黑白64格的时间,她从未离开。
图说:2018年首届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总决赛,谢军参与赛事指导 资料图
图说:谢军 资料图
“一代代的传承是国际象棋的特点。”任何一项竞技运动的发展,都离不开基层培训的全面展开。而作为一名教育者,如今身兼双职的谢军更能洞见其中的紧密联系。
国际舞台中国声音
依然是不紧不慢的沉稳语调,每次和谢军聊天,心都不由自主会沉静下来。手边的教育工作、爱好的越野徒步还有国际象棋的国际发声……未来是可以预见的忙碌,但她却说,时间去挤一挤,总是有的。
“一直是忙得稀里糊涂。”正如谢军所感慨的,生活中,并不是一直喜欢的事情,而对于自己所爱的事情,根本不会觉得是累赘或者疲惫,反而更乐在其中。而国际象棋,始终就是她的一生挚爱。(厉苒苒)
外界的赞誉声中,谢军却依然保持淡定:“国象发展是特别国际化的建设,新的身份能让世界棋坛发挥中国的力量,把国际上的经验、赛事、高端的会议带到中国,是个很好的契机。”
在她看来,应该有更多的人去国际的平台上传递更多的声音。“但声音怎么发,很讲技巧——这就像我们国际象棋中的博弈。”
在她看来,国际棋联现在的发展理念,是以国际象棋为平台,通过高水平的赛事和良好的社会传播推动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国际棋联190多个会员国中,中国作为超级强国之一,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们要践行这样的理念,同时我也会在国际棋联更好地代表中国发声,积极参与国际象棋的国际事务。”
在北师大读博期间,谢军曾师从体育外交家何振梁先生。如今,谢军也像恩师何振梁一样,代表中国进入国际体育组织高层工作。她坦言,自己从已故恩师身上汲取的,是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而这也有助于自己今后在国际体育组织更好地开展工作。
从当年的国象第一人到如今从事体育教育工作,谢军明白,对外交流,体育始终都是最好的工具。“国际社会对我们的认可,理念的消化和认可,都需要到更大的范围内去沟通交流,而国际体育组织就是这样的舞台。”
记者手记丨挚爱
今年7月,随着现任男子世界冠军卡尔森宣布不再争取卫冕,获得候选人赛亚军的丁立人拿到了2023年世界冠军赛参赛资格争夺棋王头衔,这是中国男棋手首次有机会冲击世界冠军宝座。
图说:丁立人将争夺国际象棋男子世界冠军
竞技带动普及,普及助力竞技,就犹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任何一个体育项目的持续发展,都需要更多的年轻面孔。青少年的参与、师资的培养,对于中国国际象棋的发展,规范化的教学尤为重要。谢军说:“作为一名国际象棋老师,不仅要教棋,更要育人,要在教孩子下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现教育的理念。我们看到,很多优秀的棋手转型也比较顺畅,下棋对于学习、思考、应变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培养都能有所帮助。”(新民晚报记者 厉苒苒)
文章来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cdtyxyxbzz.cn/zonghexinwen/2022/0810/840.html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投稿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版面费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